查看原文
其他

一次餐厅对话 Ⅱ

织造短评
2024-11-12

前段时间在一家商场吃饭,邻桌做了几位大学生,他们的年龄大致24~27岁之间,处于硕士或博士阶段,个别年长的已经开始面试求职。

考虑到这是距离中国海洋大学(崂山校区)最近的一家商场,所以自然而然便会定位到海大的学生。

山东有两所985和一所211,分别是山东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,虽然在外地朋友那里没多大名气,但本省/本市人看来已经是蛮优秀的学校了。


几年前在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拍的樱花和“夕阳下的奔跑”

下面试着回忆几位同学的对话片段,可能不太准确——

A:新来的XXX是北大本科,美国读的博士,拿了“英才三”。

B:美国什么大学的博士?

A:估计不会差。

B:那为什么才拿“英才三”?

A:可能是博士期间没做出太多成果吧,这个要看运气的。

B:你之前不是投了几个高校?

A:投了烟台的大学(可能是鲁东大学或烟台大学),现在跑来跑去面试很麻烦,不像疫情期间还可以线上面试。

B:有给反馈的吗?

A:没。

B(转移话题):“英才三”给多少钱?

A:年薪25万,需要先做博后。

……

网上搜了一下中国海洋大学英才工程的待遇情况

最近几年,由于外部经济形势不景气,学校开始成为很多学子躲进小楼成一统的“象牙塔”——读完本科读硕士,读完硕士读博士,读完博士做博后。

然而考研/考博与考公不同,后者是直接获得了一份工作,前者却仍然要面临求职的压力,只不过推迟了几年。

以目前的就业形势看,我们甚至都不能说读研/读博之后求职的前景更“宽”了。

因为硕士/博士相对于本科生其实是关闭了一些窗口,又打开了另外一些窗口,机会守恒。

记得大概七八年前,一位券商工作的朋友讲过一个段子——

有一天领导训斥下面的新员工:你说你们这些研究生都会什么,比本科生强在哪?

正当大家战战兢兢之际,有人小声嘀咕:那为啥咱公司只招研究生,不要本科。

领导听罢说道:反正招研究生和本科生给一样的钱,干嘛不要个研究生呢。

由此不难体会,所谓的“打开了另外一些窗口”说白了就是有机会去追求一些门槛更高的工作,但追求的过程中竞争激烈程度与本科就业时相当,并不会因为你是硕士/博士而轻易获得岗位。

一方面,根据最新的数据,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估计到达1158万人,同比增加82万人;其中北京高校毕业生约28.5万人,硕士和博士的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越了本科生。

另一方面,近年来证券、互联网等高薪行业招人越来越少,不少公司还裁员,初出茅庐的应届生想求得offer十分困难。

新中国最早博士学位证书

回到上面中国海洋大学同学的对话。

因为辛辛苦苦读完了博士,使得他们在求职时往往希望通过学历的门槛去卡掉一批竞争者,比如向只招博士的高校或研究机构投简历。

这种想法挺容易理解的,正如招聘岗位要求写“本科及以上”时,来投的几乎都是本科生(很少有硕士/博士)一样。

平心而论,当一位朋友读完博士,他应该已经在大学校园里徜徉了八到十年之久,校园成了最熟悉的环境。

如果能够升级为讲师/助理研究员/助理教授/副教授,无疑是十分理想的衔接通道,根本不需要重新适用社会环境。

但换一个角度看,博士毕业生们去竞争高校、研究机构的岗位也未必就是一个好选择,因为这相当于将自己投身到“最不缺博士”“学历最卷”的地方。

所谓“师资博后”“非升即走”等一系列制度的出台,都是高校赛道即将爆满的前兆。


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

长期以来,考公务员(做官)和考研/考博(提高学历)是青年学子追求竞逐的两条核心赛道;而现阶段,这两条赛道均人满为患,一眼卷到尽头。

因此,当下我们迫切需要伟大的“创造者”,无论是科技端的创造还是应用端的创造。

我们需要新的技术、新的行业、新的需求、新的上升通道和新的赋税增长点。

这些新东西很难被“设计”出来,它往往是在无数企业家的摸索尝试中诞生的。


参考阅读: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织造短评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